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出处:《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 其一》
元 · 周砥
谁识元方趣,高居湖上山。
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
鉴赏
这首诗以“绝句四首奉答惟寅高士见赠”之其一为题,由元代诗人周砥所作。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谁识元方趣”,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深思。这里的“元方”并非指三国时期的名士陈元方,而是借用了“元方”的概念,象征着那位隐居在湖畔山间的高士,他的生活趣味和精神世界,可能不被世人所理解或认同。这句诗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高士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内心世界。
次句“高居湖上山”,直接描绘了这位高士的居住环境——位于湖畔山间的隐居之所。这样的环境,既远离尘嚣,又与自然融为一体,为高士提供了一个远离世俗纷扰、亲近自然的空间。这种生活环境,正是许多文人墨客追求的理想状态,它不仅提供了心灵的栖息地,也是创作灵感的源泉。
后两句“诗成不求赏,独咏两松间”,进一步揭示了高士的生活态度和精神境界。他创作诗歌,并非为了寻求外在的赞誉或赏识,而是出于内心的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在两松之间独自吟咏,既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欣赏,也反映了他在孤独中寻找精神寄托的内心世界。这种自我满足的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的欲望和社会的期待,达到了一种纯粹而深刻的内在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刻画了一位隐士的生活场景和精神状态,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幅静谧山水画的诗意描述,更是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自由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