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丹乞与閒鸡犬,亦许身随绛阙仙
出处:《送李阆州二首 其一》
宋 · 李流谦
耳熟才名四十年,忧民忧国两华颠。
不妨铜竹仍三剖,要是金门竟九迁。
连岁炉锤专造化,诸生岐路托飞骞。
馀丹乞与閒鸡犬,亦许身随绛阙仙。
不妨铜竹仍三剖,要是金门竟九迁。
连岁炉锤专造化,诸生岐路托飞骞。
馀丹乞与閒鸡犬,亦许身随绛阙仙。
注释
耳熟:熟知。才名:才华和名声。
四十年:四十年的时间。
忧民忧国:关心人民和国家。
两华颠:形容头发花白。
铜竹:比喻官职。
三剖:多次变动。
金门:朝廷或重要职位。
九迁:多次升迁。
炉锤:比喻改革者或领导者的作用。
造化:创造和改变。
诸生:学子们。
岐路:人生的岔路口。
飞骞:飞翔或上升。
馀丹:剩余的热情或精力。
閒鸡犬:平凡的生活。
身随:追随。
绛阙仙:指神仙或高尚的理想。
翻译
我以才华知名已四十年,心中忧虑黎民和国家,白发苍苍。即使面临官职变动,我仍愿继续服务,期望能有更多晋升机会。
多年来,我致力于改革,如同炼金师般创造变革,学子们在人生道路上寻求方向。
我愿意将剩余的热情分享给平凡的生活,甚至追随仙人的足迹,追求更高的理想。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离别之情和对国家忧虑之心的诗句。诗人通过耳熟能详的才名,历经四十年的时光,表现了深沉的忧民忧国之情。"铜竹三剖"、"金门九迁"则是比喻诗人的才华和命运的跌宕起伏。"连岁炉锤专造化"表明诗人长久以来致力于学问修养,希望能够有所成就以利国益民。"诸生岐路托飞骞"则是描绘众弟子在学术之路上如同驾驭飞马一般,追随诗人学习进取。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希望能够分享神仙的灵丹妙药,以此来比喻学问的精华,同时也表露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像仙人一样超脱尘世,达到高尚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