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出处:《送元伯西归》
宋 · 黄庶
饮者为量无大小,要于醉焉而已矣。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馀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耳。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乃知一饮一石徒,醉乡欲到无几尔。
我幸俸薄饮不多,酩酊造次有馀味。
有时酒伯投客辖,斗筲往往众所鄙。
近得元伯东海滨,饮少好吟性相似。
山青月白得意时,相对觞咏不能已。
直到千古醉者心,名利莫可污其耳。
乘兴弄笔窥造化,混沌窍凿可倒指。
须臾椽杵成巨轴,更唱迭和若宫徵。
今公官满舍我去,独有姓名碑百里。
踟蹰预恐春风来,青草坐见饮地起。
诗须数寄续百篇,无使尘埃昏纸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醉:形容词,指喝醉。一石:古代容量单位,约120升。
俸薄:薪水微薄。
酩酊:形容醉得很厉害。
酒伯:海量的人。
斗筲:形容器皿小,比喻人见识短浅。
东海滨:海边的地方。
觞咏:饮酒作诗。
千古:千秋万代。
造化:自然。
宫徵:古代五音之一,这里指音乐。
官满:官职任期满。
踟蹰:犹豫不决。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生机。
青草:春天的植物,象征新生。
尘埃:灰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翻译
饮酒的人不论杯中酒量多少,关键在于能否让自己沉醉。这才明白,即使能喝一石酒的人,醉意也难以持久。
我幸运的是薪水微薄,饮酒不多,却能品味其中深意。
有时酒量大的人也会被他人轻视,因为他们过于追求斗量。
最近结识了元伯这样的朋友,他住在海边,饮酒不多但喜好吟诗,我们志趣相投。
在山色青翠、月光皎洁的美好时刻,我们对酌赋诗,乐此不疲。
这种醉心于诗酒的生活,名利的纷扰无法玷污我们的耳朵。
借着酒兴挥毫泼墨,仿佛能洞悉自然的奥秘。
片刻间,我们的诗词便如画卷般展开,歌声和应如同音乐的高低起伏。
如今您官位已满,我即将离开,只留下百里之外的姓名碑铭记。
我担心春风又起,那昔日饮酒之地或许会重现。
我会不断寄诗,延续百篇,不让尘埃蒙蔽诗篇的结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送元伯西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元伯的离别之情以及对饮酒、吟诗生活的赞赏。诗中以饮酒为媒介,描绘了醉乡的意境,认为真正的饮酒之乐在于心境而非酒量。诗人自谦俸禄微薄,饮酒不多,却能从中体验到深沉的滋味。他赞赏元伯虽酒量不大,但喜好吟诗,与自己志趣相投,两人在山青月白的良辰美景中对酌赋诗,忘却名利,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
诗人感叹元伯即将离开,留下的是碑文传世,而自己则担心春风吹过,昔日饮酒之地将被青草覆盖。他希望与元伯保持书信往来,继续诗歌创作,不让尘埃蒙蔽了诗篇的纯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诗意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