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来书劄慰寒温,感激空馀涕泪痕
出处:《答谢西粤宪副邓存宇先生》
明 · 李孙宸
西来书劄慰寒温,感激空馀涕泪痕。
人向夷门身未老,歌翻易水剑犹存。
新贻杂佩江篱结,旧种甘棠雨露繁。
国士肝肠吾欲写,春风桃李自无言。
人向夷门身未老,歌翻易水剑犹存。
新贻杂佩江篱结,旧种甘棠雨露繁。
国士肝肠吾欲写,春风桃李自无言。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对西粤宪副邓存宇先生的回信,表达了深切的感激之情。诗中以“西来书劄”开篇,点明了书信的来源,同时也暗示了两地相隔之远。接着,“慰寒温”三字,既是对友人关怀的回应,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感激空馀涕泪痕”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情厚谊的感激之情,同时通过“涕泪痕”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动与情感的真挚流露。
“人向夷门身未老,歌翻易水剑犹存”两句,运用典故,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历史的背景之中。这里引用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以“易水”象征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而“剑犹存”则表达了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心中仍怀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新贻杂佩江篱结,旧种甘棠雨露繁”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诗人以“杂佩”和“江篱”象征友情的深厚与长久,而“甘棠”则是借用了古代君主爱护百姓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德高尚的赞美。
最后,“国士肝肠吾欲写,春风桃李自无言”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想要倾诉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却只能以春风桃李的沉默作为回应,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典故运用,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其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