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
出处:《和梅遇二诗 其二》
宋末元初 · 牟巘
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
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
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
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
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
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
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
鉴赏
这首诗《和梅遇二诗(其二)》由南宋末至元初时期的诗人牟巘所作。牟巘以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著称,此诗亦体现了他超然物外的情怀。
首联“行止非人所可为,疏慵何事不违时”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规则的不屑与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他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并非世人所能理解,而他的疏懒与慵散,又何曾违背了自然的规律与内心的呼唤。
颔联“已惊梦里鸡鸣早,翻笑人间鹤到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对比。在梦中,鸡鸣声早起,似乎预示着忙碌的一天开始,而在现实中,鹤的到来却显得过于迟缓,这既是对现实世界节奏的讽刺,也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颈联“剡曲船回空此兴,洞庭飞过怕渠知”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想象自己在剡曲(指剡溪)旁划船游玩,享受着这份闲适的乐趣,但又担心这份快乐被他人知晓,可能带来纷扰或打扰,体现了诗人对纯粹自然之乐的珍惜与守护。
尾联“依然身世溪亭上,售用新添五首诗”收束全诗,点明了诗人身处溪亭之上,面对自然美景,灵感涌现,创作了新的诗歌。这一句不仅呼应了前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暗示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我情感与思想的方式,将自然之美转化为艺术之美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感受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通过诗歌创作来抒发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