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游倾泽国,宁问压巴川
出处:《次韵何子应游金壁池 其二》
宋 · 王灼
景色遽如许,欢声阿那边。
绮罗沽酒市,丝竹泛花船。
越客知何夕,壶公自有天。
兹游倾泽国,宁问压巴川。
绮罗沽酒市,丝竹泛花船。
越客知何夕,壶公自有天。
兹游倾泽国,宁问压巴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欢乐氛围的渲染,展现了诗人在游历中的喜悦心情。"景色遽如许"一句设定了整个诗篇的意境,景色之美、变幻莫测,犹如诗人的心情一般难以捉摸。
"欢声阿那边"透露出诗人对远处欢声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欢声”不仅是耳边真实可闻的声音,更承载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期待。
接下来的"绮罗沽酒市,丝竹泛花船"则具体描绘了一场宴席或游乐的情景。"绮罗"指的是精美的丝织品,这里用来形容酒市的繁华与热闹;"沽酒"即卖酒的地方,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勾勒出一个热闹非凡的市集生活;而"丝竹泛花船"则展现了水上乐队的美妙音色和悠然自得的船只行进情境。
"越客知何夕,壶公自有天"这两句诗中,“越客”指的是远方来的人,即诗人自己,而“壶公”则是一种神话中的仙人,这里借用其名以表达诗人超脱世俗、拥有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意境。
最后,"兹游倾泽国,宁问压巴川"中,“兹游”即是指这次的旅行或游历,“倾泽国”可能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的代称,这里的“倾”字有倾倒之意,形容诗人对这个地方美好的迷醉;而“宁问压巴川”则是在询问这条河流是否平静,或是询问旅途中的一些细节。这里,“巴川”可能指的是长江支流之一的巴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旅行中的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