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出处:《依韵和裴如晦秋怀》
宋 · 梅尧臣
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高高低低声,切切感我多。
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
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
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老叶:指陈旧的树叶。蠹:蛀虫侵蚀。
振:摇动。
柯:树枝。
声:声音。
感:触动。
多:很多,深沉。
四散飞:四处飘散。
尖圆:形容形状。
磨:摩擦。
思再春:期待春天再次来临。
宛然:仿佛。
俟:等待。
河:黄河。
衡山雁:衡山上的大雁。
洞庭波:洞庭湖的波浪。
汉武帝:西汉的皇帝刘彻。
横汾歌:《横汾》一曲,相传为汉武帝所作。
翻译
老叶已经蛀蚀,即使风吹仍挂在枝头。高低起伏的声音,深深触动我的心弦。
别忘了它们曾四处纷飞,尖锐圆润的形态相互摩擦。
此刻我期待着春天的再次降临,就像等待黄河的东流。
不要惊动衡山的大雁,也不要询问洞庭湖的波涛。
只听说汉武帝的事迹,他的横汾之歌流传至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依韵和裴如晦秋怀》,通过对老叶被风吹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岁月更迭的感慨。"老叶已足蠹,风振犹在柯",形象地写出叶子虽老但仍坚韧地挂在枝头,经风摇曳,发出低沉的声音,触动了诗人的内心。"不念四散飞,尖圆竞相磨",寓言落叶不因衰老而放弃,反而以尖锐和圆润的姿态相互摩擦,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执着。
"当兹思再春,宛然同俟河",诗人借此表达对春天的期待,如同河流期待春水的到来,暗示着对新生和希望的渴望。"莫惊衡山雁,莫问洞庭波",诗人劝慰自己不必过于忧虑外界变迁,保持内心的平静。最后两句"徒闻汉武帝,独有横汾歌",借汉武帝的典故,感叹历史长河中个人的渺小,唯有那流传的歌声能长久回响。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