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出处:《送从弟戴玄往苏州》
唐 · 张籍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杨柳:形容柳树成荫,环境优美。阊门:古代苏州城的西门。
悠悠:形容水边道路漫长。
乘舟:坐船出行。
山寺:坐落在山中的寺庙。
着屐:穿着木屐。
渔家:以捕鱼为生的人家。
夜月:夜晚的月亮。
红柑树:秋天成熟的柑橘树。
白藕花:白色的荷花。
江天:江面与天空。
回日:返回的时候。
莫令赊:不要错过。
翻译
在杨柳依依的阊门外,长长的水边小路延伸。乘坐小船前往山中的寺庙,穿着木屐探访渔家村落。
夜晚的月光下,红柑树显得更加鲜艳,秋风中白藕花轻轻摇曳。
这里的江天景色如此美妙,归程时切勿错过这如画的风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愉悦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这两句以柔美的语调引入画面,杨柳依依,水岸蜿蜒,营造出一片静谧恬淡的氛围。
"乘舟向山寺,着屐到渔家。"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与亲友同行的情景,乘舟而去,不仅是空间上的移动,也象征着心灵的寄托。而“着屐”一词,更添几分亲切与闲适。
"夜月红柑树,秋风白藕花。" 这两句以鲜明的对比手法,勾勒出季节感和自然美。月光下的红柑、秋风中的白藕,都成为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生动传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江天诗景好,回日莫令赊。" 最后两句则是对这份美好景致的赞叹和留恋。诗人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时光流逝,希望时间能够停驻,让自己多享受这份美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之情,是一首充满了生机与诗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