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出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明 · 文徵明
风袅残枝已不任,那堪万点更愁人。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
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中的第八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落花之景,充满了哀愁与美感。
首句“风袅残枝已不任”,描绘了风吹残枝,枝头花朵凋零的情景,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那堪万点更愁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将满地落花比作无数愁绪,加重了情感的沉重感。
“清溪浣恨难成锦,红雨鏖香并作尘”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将清溪洗涤的恨意比作难以织成的锦缎,而红雨(落花)的香气最终化为尘埃,形象地表现了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消逝。
“明月黄昏何处怨,游丝白日静中春”则通过明月与黄昏、游丝与白日的对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孤独。
最后,“急须办取东栏醉,倒地犹堪藉绮茵”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衰败与生命的无常,选择以酒解愁,寻求暂时的逃避与慰藉。这一句既展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也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落花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对生命短暂、美好易逝的感慨,以及在面对无常时寻求解脱与慰藉的心境,体现了文徵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