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
出处:《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
明 · 李攀龙
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
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
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
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
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
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
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
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
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
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
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
归堪吞梦泽,卧合起隆中。
雨雪绨袍暗,江湖剑气空。
武昌鱼正美,弹铗意何穷。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为魏使君送黄生归楚》。诗中描绘了太守宴请宾客的场景,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首联“太守高斋客,时名岂易同”点出宴会的高雅与嘉宾的非凡身份,暗示了主人的尊贵与宾客的不凡。接着,“六朝相上下,五马共西东”以六朝更迭的历史背景,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人事的变迁,同时也暗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颔联“非土悲王粲,通家赖孔融”通过引用王粲和孔融的故事,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历史名人的敬仰。王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而孔融则是他的好友,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在此得到了体现。
颈联“登临存胜迹,坐啸挹清风”描绘了宴会上宾客们欣赏美景、享受清风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寓意着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心灵的慰藉。
尾联“四塞黄河险,三峰日观雄”通过描绘黄河的险峻与泰山日观峰的雄伟,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艰难与壮志凌云的精神。
最后两联“楚才元自老,郢曲本难工。裂素题班箧,裁繻谒汉宫”表达了对友人黄生的关切与祝福,希望他能像楚地的才子一样老有所成,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同时,也预祝他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顺利,如同赴汉宫一般。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有对友情的赞美,还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