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全文

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

出处:《泊平望吊玄真子
宋 · 孙锐
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
古今绝胜天下景,多为羽客梯云軿。
松江之南平望驿,千古清名垂载籍。
遗基废井虽不存,依旧湖光接天碧。
我闻在昔张玄真,平生活计一钓纶。
浮家泛宅戏人世,龟鱼为友蒹葭邻。
故人分符刺苕水,东游历遍溪山美。
翩然联璧至此乡,回视尘寰如敝屣。
酒酣水戏身甚轻,席行水面同舟声。
祥云瑞鹤歘然至,泛此凌空归太清。
西塞山边飞白鹭,其间尽有朝元路。
绿蓑平日恣遨游,何忍临岐弗相顾。
争知万顷玻璃中,清都紫府遥相通。
故来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传无穷。
风帆过后沙鸟坠,灵迹虽存人不记。
白蘋红蓼自争妍,谁识此为真福地。
何人好事能挥金,结庐绘像湖之阴。
寒泉一盏荐秋菊,往来不负诗人心。
玄真今在天何处,独立河梁望飙驭。
丹台玉籍若相容,携手乘风共归去。

拼音版原文

xiānfēishèngxiānshēngfēixiānlíng

jīnjuéshèngtiānxiàjǐngduōwèiyún軿píng

sōngjiāngzhīnánpíngwàng驿qiānqīngmíngchuízǎi

fèijǐngsuīcúnjiùguāngjiētiān

wénzàizhāngxuánzhēnpíngshēnghuódiàolún

jiāfànzháirénshìguīwèiyǒujiānjiālín

rénfēntiáoshuǐdōngyóubiànshānměi

piānránliánzhìxiānghuíshìchénhuán

jiǔhānshuǐshēnshènqīngxíngshuǐmiàntóngzhōushēng

xiángyúnruìránzhìfànlíngkōngguītàiqīng

西hánshānbiānfēibáijiānjìnyǒucháoyuán

绿suōpíngáoyóurěnlínxiāng

zhēngzhīwànqǐngzhōngqīngdōuyáoxiāngtōng

láichéngshìjiāngmíngxìngchuánqióng

fēngfānguòhòushāniǎozhuìlíngsuīcúnrén

báipínghóngliǎozhēngyánshuíshíwèizhēn

rénhǎoshìnénghuījīnjiéhuìxiàngzhīyīn

hánquánzhǎnjiànqiūwǎngláishīrénxīn

xuánzhēnjīnzàitiānchùliángwàngbiāo

dāntáiruòxiāngróngxiéshǒuchéngfēnggòngguī

注释

胜地:美好的地方。
羽客:修道者,指仙人。
梯云軿:乘坐云车。
平望驿:古代驿站名。
清名:清白的名声。
遗基废井:遗留的遗址和废弃的井。
凌空:升入空中。
朝元路:朝拜仙境的道路。
绿蓑:绿色的蓑衣。
飙驭:疾风中的驾驭,比喻仙人的离去。
丹台玉籍:道教传说中的仙人住所。

翻译

仙人居住的地方并非寻常之地,没有仙人就无法提升灵性。
自古以来最绝美的景色,大多被羽士们乘坐云车所探索。
松江之南的平望驿站,千百年来清名流传于史书。
虽然遗迹废井已不在,但湖光依旧映天碧蓝。
我听说从前的张玄真,一生以钓鱼为生计。
他漂泊无定,与龟鱼为伴,芦苇为邻,在人间游戏。
老朋友拿着符节来到苕水边,东游遍览美景。
他翩然而至此地,回头一看,世间纷扰如弃履。
酒醉后在水中嬉戏,身体轻盈,仿佛与舟声同行。
祥云瑞鹤忽然出现,他乘风归于仙境。
西塞山边白鹭飞翔,那里有通往仙境的道路。
平日里他穿着绿蓑,在湖上自由游荡,怎忍心在此告别。
谁能想到,这万顷碧波之下,与仙界相通。
他特意前来创造奇迹,希望姓名永载史册。
风帆过后,沙鸟坠落,尽管灵迹犹在,世人却已遗忘。
白蘋红蓼竞相绽放,又有谁知道这是真正的福地。
谁能慷慨解囊,建屋湖畔,绘制他的画像。
清泉秋菊供奉,往来之人不负诗人情怀。
如今玄真在何处?独自站在河岸,仰望天空。
如果丹台玉籍接纳他,愿与你携手乘风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超脱尘世、追寻仙迹的情景。开篇即提出“仙非胜地仙不升,地非仙迹地不灵”,表明了只有具有仙气的地点才值得仙人驻足,只有被仙人光顾过的地方才具有灵性。这两句既是对仙境选择的高标准,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寻找真正仙境的渴望。

接着,诗人提到“古今绝胜天下景”,说明了即将描绘的是一处超越古今、冠绝天下的美景。这里的“多为羽客梯云軿”则是说许多修行者都希望能够攀登这片云端,驾驭祥云而去。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描绘了松江之南平望驿的壮丽景色,以及千古清名如同载籍的历史记载。尽管遗留下的基石和井水已经不复存在,但湖光依旧与天边相接,呈现出一片碧绿。

诗人随后提到了张玄真,这位道教人物“平生活计一钓纶”,表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接着描述了他如何浮家泛宅,与龟鱼为友,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存状态。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故人分符刺苕水,东游历遍溪山美景,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翩然联璧至此乡,是说到了这里才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回视尘寰如敝屣,则是对过去世俗生活的轻蔑与超脱。

酒酣水戏身甚轻、席行水面同舟声,是在描绘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祥云瑞鹤歘然至,泛此凌空归太清,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乘坐祥云,向着更高的仙境飞升。

西塞山边飞白鹭,其间尽有朝元路,是说到了西部边塞之处,有飞翔的白鹭,以及通往古代都城的道路。绿蓑平日恣遨游,何忍临岐弗相顾,则是对故土的留恋和不舍。

争知万顷玻璃中,清都紫府遥相通,是说虽然身处尘世,但心灵却与仙界相通。故来成此一奇事,欲将名姓传无穷,则是在表达诗人想要通过这次寻访玄真子的事迹,将自己的名字流传下去。

最后,风帆过后沙鸟坠,灵迹虽存人不记,是说尽管风帆已经过去,但留下的只是遗迹,而人们却已经忘记了这些。白蘋红蓼自争妍,谁识此为真福地,则是在问谁能认识到这里才是真正的福地。

诗中的最后几句“何人好事能挥金,结庐绘像湖之阴”、“寒泉一盏荐秋菊,往来不负诗人心”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挥金如土、在湖边建造仙居并绘制仙境图像的人的赞赏,以及对秋日里品尝寒泉和菊花的享受,对于诗人的承诺和回报。

玄真今在天何处,独立河梁望飙驭,是说张玄真如今在天界何处,诗人站在河边独自一人,望着奔腾的云朵。丹台玉籍若相容,携手乘风共归去,则是在表达希望与玄真子能够和谐相处,一起乘坐风而归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仙境追寻的渴望,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