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
出处:《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
明 · 王直
迅飙余霭收,宿雨众流溃。
郁郁高原树,好鸟鸣相对。
农家喜暄节,荷锄理荒秽。
昔者鸾鹤居,今为阡陌会。
池荷新叶小,园柳飞花碎。
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
景物良可怀,风咏夙所爱。
瀛海浩无垠,沧洲竟安在?
郁郁高原树,好鸟鸣相对。
农家喜暄节,荷锄理荒秽。
昔者鸾鹤居,今为阡陌会。
池荷新叶小,园柳飞花碎。
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
景物良可怀,风咏夙所爱。
瀛海浩无垠,沧洲竟安在?
鉴赏
这首明代王直的诗《同邹侍讲诸公游长春宫故址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首句"迅飙余霭收,宿雨众流溃",形象地写出风雨过后,空气清新,水流奔腾的动态画面。接着"郁郁高原树,好鸟鸣相对",描绘了树木葱郁,鸟儿和鸣的宁静和谐。
诗人笔触转向农耕生活,"农家喜暄节,荷锄理荒秽",表达了农民们趁着春暖花开的时节勤劳耕耘的喜悦。"昔者鸾鹤居,今为阡陌会",暗示这里曾是仙人之地,如今已变为人间烟火的田野。
"池荷新叶小,园柳飞花碎",细腻地描绘了池塘边新生的叶片和飘落的柳絮,富有春天的气息。"霞明清川曲,云度远天外",则展现出日出时分,云霞映照弯曲的河流,天空辽阔的美景。
最后两句"景物良可怀,风咏夙所爱",诗人感慨于眼前的美景,表达对自然风物的喜爱和怀念。尾联"瀛海浩无垠,沧洲竟安在"以大海和仙境的意象,引发对远方未知世界的遐想,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