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全文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

明 · 释函可
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
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
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
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
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
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
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
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閒吟孤自悼。
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
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
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
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
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
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
亦知此别春必来,寂寂三冬守空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函可在癸巳年冬四日与诸公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即将分别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聚会的热烈氛围和离别的伤感情绪。

首句“去年十月辽阳道,芒鞋蘸雪踏枯草”以辽阳道的寒冷景象开篇,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接着,“今年十月将出门,北风吹发冻逾早”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紧迫和离别的临近,北风的凛冽象征着情感的激荡。

“萧条古庙城南隅,钟鼓不鸣鸟惊噪”描绘了一幅荒凉而寂静的画面,古庙的钟鼓不再鸣响,鸟儿因惊扰而发出啼鸣,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接下来,“何人连袂叩荒扃,各山诗篇斗天巧”则转向对聚会的描述,众人携手敲击着荒废的门扉,各自展示才华,诗篇竞艳,充满了艺术的激情和生活的热情。

“吏部文章足起衰,祁连千仞欣独造”赞美了文人的才华横溢,仿佛能起死回生,展现出对文学创作的崇高敬意。“毛锥如铁面如冰,时复掀髯发长啸”通过形象的描写,表现了文人们在创作时的专注与激情,如同面对严寒仍能激昂慷慨。

“学士前身金粟是,相逢弹指雾烟扫”表达了对相遇的珍视和对友谊的赞美,如同金粟般珍贵的学士们,一见面便能扫除心中的阴霾。“兴来墨汁自淋漓,明月一倾大栲栳”描绘了文人们挥毫泼墨的场景,仿佛明月倾洒,充满了诗意的狂欢。

“豫章宿将旧登坛,万金散尽呼苍昊”提到了历史上的英雄豪杰,他们曾立下赫赫战功,如今虽已逝去,但其精神永存。“唾壶崩碎声载涂,三郎瘦削偏静好”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文人们在聚会中的放纵与宁静之美。

“布衲抛残不耐寒,枯桐一拨凤凰叫”描绘了文人们穿着朴素,却能在严寒中保持内心的温暖,如同枯桐之树,即使在逆境中也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庐江高士雪满胸,六朝荡涤存真藻”赞美了高洁的士人,他们的内心如同六朝的清流,纯净而深邃。

“梦里花深听鹧鸪,冰池独宿鸳鸯老”通过梦境的描绘,展现了文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浙东公子神复清,屣露双跟顶破帽”再次强调了文人们的清高与独特,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精神的富足。

“写就黄庭不换鹅,向影闲吟孤自悼”表达了文人们对经典作品的热爱和对自我反思的追求。“更有青门种瓜人,五色不生形半槁”提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状态,虽然生活简朴,但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主人为我张素筵,氍毹重叠烧龙脑”描绘了主人精心准备的聚会,通过美食和香料的使用,营造出温馨而高雅的氛围。“又汲参泉煮木鸡,粤橙漳橘恣一饱”展示了聚会中丰富的食物,体现了对生活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惜。

“众音喧豗坐莫伦,虽无旨酒情潦倒”表达了聚会中欢声笑语不断,尽管没有美酒,但情感依然深厚。“请翻二十一青编,如斯良会古来少”呼吁大家翻开历史的篇章,感叹这样的聚会自古以来难得一见。

最后,“冷山寥落逻娑单,夜郎儋耳徒辽邈”通过对比冷山的孤独与远方的遥远,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妙喜衡阳电白洪,安得诗人共围绕”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怀念和对再次相聚的渴望。“杯冷歌残声黯悽,明看孤杖淩霜晓”描绘了聚会结束后的寂静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