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同舟下第归,重联书剑上春闱
出处:《闻郑子高参政讣》
明 · 张宁
一自同舟下第归,重联书剑上春闱。
青云得路故人散,白首还家往事非。
漫有束刍怀远道,空惊宿草闭玄扉。
伤心不似当年别,目极南天泪满衣。
青云得路故人散,白首还家往事非。
漫有束刍怀远道,空惊宿草闭玄扉。
伤心不似当年别,目极南天泪满衣。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宁所作的《闻郑子高参政讣》,通过哀悼友人的逝世,表达了对逝去时光与友情的深深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生前情谊的追忆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一自同舟下第归”,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船,经历了科举落榜后返回的情景,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接着,“重联书剑上春闱”一句,通过再次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景,强调了他们共同追求功名的过往。
“青云得路故人散”一句,以“青云”比喻仕途的顺利,而“故人散”则暗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朋友或伙伴逐渐离散,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白首还家往事非”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慨,指出岁月流转,往日的种种已成过去,令人唏嘘不已。
“漫有束刍怀远道,空惊宿草闭玄扉”两句,通过描写诗人对逝者的怀念与哀思,以及对逝者居所的想象,表达了深深的悲痛之情。其中,“束刍”象征着祭奠之物,“宿草”和“玄扉”则分别代表了墓地和逝者的归宿,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去世的哀悼。
最后,“伤心不似当年别,目极南天泪满衣”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与初次分别时相比,这次的离别更加令人心痛,以至于在凝望南方的天空时,泪水已湿透衣襟。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和时光的深情回忆,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