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茫茫,风浩浩,马头一见一伤心,多少征人是中老
出处:《双堠曲》
明 · 刘崧
双堠迎人来,单堠送人去。
五里十里有定程,万水千山无尽处。
我欲登高堠,东南望故乡。
故乡不可见,日落野茫茫。
野茫茫,风浩浩,马头一见一伤心,多少征人是中老。
五里十里有定程,万水千山无尽处。
我欲登高堠,东南望故乡。
故乡不可见,日落野茫茫。
野茫茫,风浩浩,马头一见一伤心,多少征人是中老。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双堠曲》描绘了一幅旅途中的离别与思乡画面。诗的前两句“双堠迎人来,单堠送人去”,通过“双”与“单”的对比,展现了送行与迎接的场景,暗示了旅途的开始和结束。接下来,“五里十里有定程,万水千山无尽处”表达了行程虽有定数,但路途遥远,归乡之路似乎没有尽头。
诗人的情感在“我欲登高堠,东南望故乡”中流露,他渴望登高眺望,寻找故乡的方向,然而“故乡不可见,日落野茫茫”,夕阳下的广阔原野遮挡了他的视线,故乡的轮廓消失在远方。这种视觉上的阻隔与内心的思念形成强烈对比,使得“野茫茫,风浩浩”更显得孤独与苍凉。
最后两句“马头一见一伤心,多少征人是中老”,诗人以马的视角,每一次回首都勾起心中深深的伤感,因为无数的行者中,有多少人在这样的旅途中逐渐老去,却仍未能抵达期盼的故乡。这句诗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旅途的艰辛,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情感寄托。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展现了旅途中的离愁别绪和对故乡的执着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