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全文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出处:《送修书记游天台
宋 · 李鼐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
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
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
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
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
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
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异时药山偈,问道惭非翱。

拼音版原文

chénshìgǎirénjīnsuíláo

sānniánliángshàngyǎnggāo

qióngxiànggōngshuǐshūménfěichántáo

xiūgōngyánrénchòuwèicáo

xiáncóngmíngwǎnyǒuwǎngdàizhāo

qīngfēnluòjìngyànzuòhuīshuāngháo

tuōlüèzhěnwàijiǔyào

chūnfēngcǎofēihuāzhàofāngpáo

cháoláibiémíngyuèguàpiáo

xiàozhǐtiāntáiyúndōngnángāo

wǎnmíngjiǔgāo

huìkànjīngjìnjuéxìng宿chāo

quánwángzhòngshuōzhàngbēntāo

qiānkuòshājièxiànháo

shíyàoshānwèndàocánfēiáo

注释

尘事:世俗之事。
筋力:精力。
梁溪:地名。
桔槔:古代汲水工具。
躬:亲自。
杜门:闭门。
禅逃:逃避禅修。
岩壑人:隐居山林的人。
臭味:志趣。
茗碗:茶碗。
宴坐:静坐。
畦畛:田地。
寂寞期:期待相遇。
方袍:长袍。
挂一瓢:形容月亮挂在天空。
天台云:天台山的云。
东南高:意气风发。
精进力:精进之心。
觉性:觉悟。
法王法:佛法。
众说:世俗言论。
大千:佛教用语,指宇宙。
沙界:佛经中的比喻,指广大世界。
药山偈:药山禅师的禅言。
问道:求道。
非翱:不能翱翔,表示达不到对方的境界。

翻译

世俗之事日益磨损人心,精力也随之疲惫。
在梁溪度过三年时光,生活起居如同汲水的桔槔摇摆不定。
在狭小的巷子里亲自耕种谷物,闭门并非逃避禅修,而是选择简朴生活。
修公是隐居山林之人,志趣相投,气味相合。
闲暇时与朋友们聚在一起品茗,无需邀请自会前来。
清新的茶香飘落在洁净的桌几上,静坐挥毫,心境宁静。
超越田地的界限,期待着长久的寂静和相遇。
春风中草木繁茂,飞花洒落衣袍,早晨匆匆告别。
他指着天台的云彩,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向东南而去。
离去无法挽留,只留下鹤鸣回荡在广阔的天地间。
将来定能看到他的精进,顿悟后一夜之间超越常人。
他全面领悟佛法,世俗言论无法阻挡他的追求。
在广阔的大千世界中,他的觉悟毫无瑕疵。
遥想他昔日的药山问答,我深感自己的不足。
未能像他那样翱翔于佛法之境,心中充满敬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鼐的《送修书记游天台》。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尘事日败人,筋力随以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繁杂琐事消耗人们体力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人生哲理。

"三年梁溪上,俯仰如桔槔。" 梁溪之上的三年时光,是诗人与友人的共同记忆,而“俯仰如桔回”的形象,则描绘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相互依托的关系,如同桔槔机一般,紧密而不可分割。

"穷巷躬水菽,杜门匪禅逃。"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面对尘世纷扰时内心的宁静与坚守。

"修公岩壑人,臭味合我曹。" 修公岩壑之人,即将游历天台的友人,而“臭味合我曹”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的深厚情谊,如同家人的关系一般亲密。

接下来的几句:“閒从茗碗集,有往不待招。清芬落净几,宴坐挥霜毫。” 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在自然中寻找宁静与灵感的生活状态。

"脱略畦畛外,寂寞期久要。"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即将离去后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春风草离离,飞花照方袍。朝来遽别我,明月挂一瓢。笑指天台云,意气东南高。" 这几句诗描写了春日送别的情景,朋友的离去如同春风中的花朵纷飞,而诗人则在明月之下,以笑容指向天台山的云海,表达出一份豪迈和超脱。

最后几句“去去不可挽,独鹤鸣九皋。会看精进力,觉性一宿超。全提法王法,众说障奔涛。大千廓沙界,体现无丝毫。” 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去的无奈,以及对佛法修行的赞美和追求。在这首诗中,李鼐不仅送别,更是通过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向往佛理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友情的寄托,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