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全文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出处:《次韵张昌言喜雨
宋 · 苏轼
千里黄流失故居,年来赤地到青徐。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
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

拼音版原文

qiānhuángliúshīniánláichìdàoqīng

yáowénzhēngsòngshíxíngqīnxúnliùchǐ

jīngguàntiānrényányúnxīngyuèwànlíng

àijūnshuíyuánlǎoshīchéngjiànshū

注释

黄流:泛指黄河水,这里象征着失去的繁华或故乡。
赤地:形容土地荒芜,比喻战乱或灾害后的景象。
十行诏:皇帝的诏书,此处可能指安抚灾民的圣旨。
六尺舆:古代小车,象征皇帝微服私访。
精贯天人:精神深邃,感动天地人。
元和老:指唐代诗人元稹,以其敢于直言而著称。
贺雨诗:对降雨表示祝贺的诗歌,也隐含对民生的关注。
谏书:规劝或建议的文书,这里指以诗的形式提出政见。

翻译

广阔的千里黄河失去了往日的居所,近年来赤地蔓延至青州和徐州。
远方传来人们热烈朗诵十行诏书的声音,仿佛皇帝亲自驾临视察般无异于乘坐六尺小车。
精诚感人,一言既出,天地人神皆为之动容,万灵归向。
谁能像元和时代的长者那样爱你,你的贺雨诗作如同直言进谏的文书。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苏轼的作品,题目为《次韵张昌言喜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对于天气变化所引起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君主的忠诚之心。

首句“千里黄流失故居”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诗人远离家乡,对于故土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年来赤地到青徐”,则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景色变化,赤地转变为青草的地貌,象征着季节更迭与生命更新。

“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中,“十行诏”可能指的是某种官方的文告或是皇帝的圣旨,而诗人通过这比喻,表达了对君主命令的尊崇和服从之情,尽管不在朝廷,但心怀国事。

“精贯天人一言足,云兴岳渎万灵趋”则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于君王及国家大事的关切与期盼。这里,“精贯天人”暗指着皇帝的至高无上,而“云兴岳渎万灵趋”则是对自然界万物向往于圣明君主的一种美好描绘。

最后两句,“爱君谁似元和老,贺雨诗成即谏书”,诗人通过比较自己与唐代著名宰相元稹的忠诚之情,表达了对现任君王的深厚感情。而“贺雨诗成即谏书”则显示出诗人在喜悦中迅速构思完成一篇颂扬君主的诗歌,并以此作为向君上进言的方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深厚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君主及其政令的忠诚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