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
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
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名为《壶中天十首(其九)》。诗中描绘了句章城郭的景象,通过“句章城郭”这一地点,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氛围。诗人以“有便娟接舞,魂归徕只”开篇,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舞蹈与灵魂的归宿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哀婉的意境。
接着,“梦醒桃根应错问,蝴蝶可怜花底”两句,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桃根和蝴蝶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桃根的错问,仿佛是对逝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蝴蝶在花底的可怜,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脆弱。
“夜壑吟孤,绛都春老,馀恨空流水”三句,诗人以夜壑的孤独吟唱、绛都(可能指古代繁华之地)的春色凋零,以及流水中的余恨,共同构建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日湖剩稿,于今谁为料理?”则直接点明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今,又有谁能来整理这些残存的文献或记忆呢?
接下来,“知我已十年前,素弦弹折,更洒铜仙泪”几句,诗人自述十年之前,曾经有过美好的时光,但如今却只能弹断素弦,洒下如铜仙般的泪水,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与哀伤。
“忍倚新腔西子慢,愁落野鹃声里”中,“新腔西子慢”可能是指新的音乐曲调,与古代美女西施的慢歌相联系,暗示了诗人面对新事物的无力感和内心的愁绪。“愁落野鹃声里”,则将愁绪与野鹃的啼鸣相结合,进一步渲染了悲凉的氛围。
最后,“如此江山,不容词客,寂寞人间世”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环境的不满与无奈,认为如此壮丽的江山,却容不下文人墨客的抒发,人间世显得格外寂寞。
“貂裘背雪,倦游行且休矣”则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直接流露,他背负貂裘,面对雪景,感到疲惫与厌倦,想要结束这种漂泊的生活,寻找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落差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