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全文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出处:《春怀寄秣陵知友
唐 · 储嗣宗
庐江城外柳堪攀,万里行人尚未还。
借问景阳台下客,谢家谁更卧东山

拼音版原文

jiāngchéngwàiliǔkānpānwànxíngrénshàngwèihái

jièwènjǐngyángtáixiàxièjiāshuígèngdōngshān

注释

庐江城外:指庐江这个地方的郊外。
柳堪攀:柳树适宜采摘,可能暗示春天或离别之情。
万里行人:远行千里的人。
尚未还:还没有回来。
景阳台下客:景阳台边的过客,可能指诗人询问的对象。
谢家:这里指东晋名臣谢安的家族。
谁更卧东山:隐居在东山的谁,暗指是否有像谢安那样的隐士。

翻译

庐江城外的柳树可以采摘,远行的人还未归来。
请问景阳台下的客人,谢家还有谁像谢安那样隐居东山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诗中“庐江城外柳堪攀”一句,以景界开篇,设定了一个春日游行的场景。柳树在春天长满新绿,是诗人攀折之物,也是寄托着诗人的情感。接着“万里行人尚未还”表明远方的朋友还未归来,这里的“万里行人”既可以理解为真正的旅途者,也可视作思念之心,表达了对远方亲友的深切牵挂。

诗中转折处,“借问景阳台下客”一句,通过设问的方式,把情感投射到一个虚构的“景阳台下客”,询问其是否知晓谢家谁更卧东山。这不仅是对远方友人的寻问,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渴望得到回应的情愫。

最后一句“谢家谁更卧东山”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这里的“谢家”可能指的是特定的某个家族或是某位朋友,而“谁更卧东山”,既可以理解为询问谁在东山安寝,也隐含着对友人的思念和期盼。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投射,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切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