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出处:《和沈石田落花诗》
明 · 唐寅
万紫千红莫谩夸,今朝粉蝶过邻家。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谩夸:空自夸赞。谩,通“漫”。
昭君偏遇毛延寿,炀(yáng)帝难留张丽华。
平原:广阔平坦的原野。
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fèi)蛙。
翻译
万紫千红的景色不需过分地夸,今天有只蝴蝶飞别邻居家去了。王昭君不幸遇到了画家毛延寿,改变了命运,汤帝容不下陈后主的爱妃张丽华,把她处死了。
深深的小院白白地锁住了青春,而野外的红日又到了快落时候了。
村边小桥流水景色虽美但村里己萧条无人住了,连流莺都沒有只有青蛙在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唐寅所作的《和沈石田落花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落花图景,通过"万紫千红莫谩夸"起句,表达了对繁华落尽的感慨,暗示了世间万物终将逝去的无常。接下来的两句"昭君偏遇毛延寿,炀帝难留张丽华"借古人事例,寓意红颜薄命,美人易老,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
"深院青春空白锁,平原红日又西斜"进一步渲染了孤寂落寞的氛围,春天的庭院空荡无人,夕阳西下更显凄凉。最后一联"小桥流水闲村落,不见啼莺有吠蛙"则转向宁静的乡村景象,以流水、小桥、村落和蛙鸣构成一幅田园画卷,然而"不见啼莺"又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感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落花为引,寓言人生,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生命短暂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