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出处:《秋思一首》
宋 · 刘克庄
不觉朱明变素商,萤穿户牖燕辞梁。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牢愁五鼓尤难睡,薄冷单衣未易当。
谁伴子綦同隐几,亦无法喜共禅房。
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朱明:夏季的别称,这里指炎热的夏天。素商:秋季的别称,指秋季清凉的气候。
萤穿户牖:萤火虫飞进窗户。
燕辞梁:燕子离开屋梁,准备南飞。
牢愁:深深的忧虑或愁苦。
五鼓:五更,夜晚的第五个时辰。
子綦:古代哲学家,此处可能象征静思的人。
法喜:佛法带来的喜悦或领悟。
禅房:僧侣修行的地方。
贪爱:对世间事物的执着。
仙圣:神仙和圣贤,泛指超凡的存在。
自炷香:自己点燃香火,表示敬仰或祈愿。
翻译
不知不觉间,夏去秋来,萤火虫飞入门窗,燕子也离开屋梁。夜深人静,五更时分的忧虑更难以入睡,微寒的天气单衣显得不够抵挡。
无人陪伴你像子綦那样静坐,也无法分享法喜在禅房中修行。
即使只剩残躯,仍对世间仍有眷恋,会在仙圣面前独自点香膜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夜里难以入睡,心中充满了牢愁的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如月亮变换、萤火虫穿行于窗户之间以及燕子离去等,表达了自己的寂寞与孤独之情。五更时分,即夜晚最深沉的时候,依旧难以安眠。这不仅因为室内的寒冷,更重要的是心中的忧愁难以排解。
诗人提到“薄冷单衣未易当”,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物质上的匮乏。接着,“谁伴子綦同隐几”则表达了寻找知音的困难与孤独感,甚至连禅房中寻求心灵慰藉也变得不可能。
最后两句“残骸到了犹贪爱,仙圣前头自炷香”,诗人通过对待死之物仍有留恋,以及自己在追求道德修养的路上不断自我磨砺,表达了对生命和精神追求的坚持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以及他对于精神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