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瑩
出处:《携印谒新守宿至德上方翌日马上追书十四韵》
宋 · 强至
携符拜州守,半舍度微径。
有僧谒道傍,云我迓邑令。
因徐指丛林,佛宇颇严净。
愿驱大夫马,一宿憩征镫。
我生嗜烟萝,闻此惬幽兴。
乃留验僧言,金碧果晖映。
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瑩。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清风中宵来,云敛月垂镜。
微吟不知旦,坐席若初定。
遂行登修涂,回首谢岩磴。
咨予秉微尚,碌碌奚足竞。
一月两移府,未暇救民病。
徒为章服裹,折腰损真性。
有僧谒道傍,云我迓邑令。
因徐指丛林,佛宇颇严净。
愿驱大夫马,一宿憩征镫。
我生嗜烟萝,闻此惬幽兴。
乃留验僧言,金碧果晖映。
舍策游上方,尘襟觉疏瑩。
山气乱朝暮,谷响答钟磬。
清风中宵来,云敛月垂镜。
微吟不知旦,坐席若初定。
遂行登修涂,回首谢岩磴。
咨予秉微尚,碌碌奚足竞。
一月两移府,未暇救民病。
徒为章服裹,折腰损真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携符:带着官方凭证。拜州守:拜见州长。
半舍:半程。
微径:小路。
谒:迎接。
道傍:路边。
迓:迎接。
邑令:县令。
丛林:寺庙。
严净:庄严而洁净。
大夫:古代对官员的尊称。
憩征镫:在征途鞍镫上休息。
嗜:喜好。
烟萝:山林。
验僧言:验证僧人的说法。
金碧:形容建筑物华丽。
晖映:照耀。
舍策:放下手杖。
上方:寺庙的上层。
尘襟:尘世的心情。
疏莹:清新明亮。
山气:山间的雾气。
谷响:山谷回声。
清风:半夜的凉风。
敛月:云散露出月亮。
旦:早晨。
初定:静止不动。
修涂:长路。
岩磴:山岩阶梯。
碌碌:忙碌。
奚足竞:有什么值得追求的。
移府:调动官署。
救民病:解救百姓疾苦。
章服:官服。
折腰:屈身事权贵。
损真性:损伤真实本性。
翻译
带着符节拜见州守,走过小路半程。路边有僧人迎接,说他等候县令。
他缓缓指向寺庙,佛殿庄严而洁净。
希望能让大人骑马,暂歇于征途的鞍镫。
我生性喜好山林,听到这使我心生幽静之感。
于是留下验证僧人的话,果然金碧辉煌映入眼帘。
放下杖步入上寺,尘世烦扰仿佛变得清新。
山间晨昏变换,山谷回荡着钟磬声。
半夜清风吹过,云散月如镜照耀。
低声吟咏直到天明,仿佛座位从未移动。
于是继续前行,回头感谢山岩阶梯。
反思我持守微小的志向,忙碌却无暇顾及民生疾苦。
一个月内两次调动官署,未能及时解救百姓困苦。
只是被官服束缚,屈身做官损伤了本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描绘了作者携官印拜见新任州守后,前往德上方暂住的经历。他沿途遇见僧人,得知可以在此歇息,感受到山林的幽静和寺庙的庄严。夜晚,清风拂面,月光如镜,让人心境宁静。诗人感叹自己忙于政务,未能及时解决民生疾苦,反而被官场琐事束缚了真性。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