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全文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
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
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
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
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
苍苔眯其目,丛棘哽其口。
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
无复号云声,空馀舞杯手。
樵夫见之笑,抱卖易升斗。
杨公海中仙,世俗那得友。
海边逢姑射,一笑微俯首。
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
求诗纪其异,本末得细剖。
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

注释

固:本来。
黠:狡猾。
狂道士:形容行为狂放的道教人物。
华阳洞:传说中的仙人洞府。
茅君:道教神话中的仙人。
械杻:枷锁和镣铐。
姑射:古代美女的代称,此处可能指仙女。
亡是叟:那位老人,即讲述故事的人。

翻译

楚山本来多猿猴,青色的机灵且长寿。
它们变化成狂放的道士,在山谷间任意驰骋。
误闯进了华阳洞,偷喝了茅君的美酒。
茅君命令它们囚禁在岩石间,岩石成了它们的枷锁和镣铐。
松树根缠绕着它们的脚,藤蔓束缚着它们的手肘。
青苔模糊了它们的眼睛,荆棘堵住了它们的嘴巴。
三年后它们石化,坚硬瘦削如美玉。
不再有呼云唤雨的声音,只剩挥舞酒杯的手势。
樵夫见到这景象笑起来,愿意拿它们换些柴米油盐。
杨公是海中的仙人,世俗之人哪能成为他的朋友。
海边偶遇姑射仙子,她微微低头含笑。
为何不把它们带回家,尽管它们顽固又丑陋。
我想要记录下这个奇异的故事,详尽剖析它的始末。
我的话并非虚言,是从那位老人那里得知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化作狂道士的猿猴,因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而被囚禁,历经三年最终化为石头。全诗充满了神话色彩和超自然元素,通过对比猿猴与道士,以及它从生到变成石的过程,展现出一种生命转换与时间消逝的哲思。

在诗中,"楚山固多猿,青者黠而寿"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长寿的猿猴在楚山之中。紧接着是"化为狂道士,山谷恣腾蹂",猿猴化作了一个狂放不羁的道士,自由自在地在山谷间徘徊。诗人通过这种神奇的转变,可能是在探讨生命的多样性和变化无常。

然而,这位道士却"误入华阳洞,窃饮茅君酒",触犯了禁忌,被囚禁起来。在这里,"君命囚岩间,岩石为械杻。松根络其足,藤蔓缚其肘"等句节描绘了一种自然力量对生命的束缚和控制,猿道士被动植物纠缠,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随后,"三年化为石,坚瘦敌琼玖",时间的流逝使得这位道士最终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变得如同坚硬的石头。"无复号云声,空馀舞杯手"则是对其曾经生动一幕的回忆和怀念。

诗人通过樵夫与海中仙杨公的对比,再次强调了生命转换的主题,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己对于世俗与超脱世俗之间关系的思考。最后,"胡不载之归,用此顽且丑。求诗纪其异,本末得细剖。吾言岂妄云,得之亡是叟"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奇特事件的记录和解读,以及对这种生命奇迹的赞叹与感慨。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在用词造句上的功力,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系列奇异的意象,探讨了生命、自然与时间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