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怀古之人,闻道在四十
宋 · 真德秀
忆我将漕年,适如子今日。
于焉四闰馀,过眼风雨疾。
壮强岂足恃,进德当汲汲。
永怀古之人,闻道在四十。
我惭已过之,因循悼前失。
子盍猛自鞭,圣门本无柅。
于焉四闰馀,过眼风雨疾。
壮强岂足恃,进德当汲汲。
永怀古之人,闻道在四十。
我惭已过之,因循悼前失。
子盍猛自鞭,圣门本无柅。
注释
忆:回忆。将漕年:做漕运官的时候。
适:恰好。
子:你。
四闰馀:四个闰年多。
过眼:流逝的。
风雨疾:风雨迅速。
壮强:年轻力壮。
恃:依赖。
进德:提升品德。
汲汲:急切。
古之人:古代贤人。
闻道:领悟大道。
四十:四十岁左右。
已过之:已经错过。
因循:因袭, 懈怠。
悼:追悔。
前失:过去的失误。
子盍:你何不。
猛自鞭:猛烈鞭策自己。
圣门:圣人的门径。
无柅:没有阻碍。
翻译
回忆起我当初做漕运官的时候,就像你现在一样。那时已经过去了四个闰年,时间飞逝,风雨如梭。
年轻力壮怎能长久依赖,应当抓紧时间提升品德。
永远怀念那些古代贤人,他们四十岁左右才开始领悟大道。
我已感到惭愧,因为错过了学习的机会,追悔过去懈怠的行为。
你应该猛烈鞭策自己,圣人的门径原本没有阻碍,只有不断努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弟弟即将赴任岳阳时的感慨。诗中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经历,感叹时光飞逝,四年多的光阴如同白驹过隙,风雨更迭快速。诗人认为壮年时的精力不可倚仗,应当抓紧时间提升品德,向古人学习,他们往往在四十岁左右有所领悟。诗人自谦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感到遗憾和后悔。他鼓励弟弟要奋发自励,因为儒家学说并无止境,应不断进取。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弟弟的期许,也有对自己过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弟弟的关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