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旦中山方酒渴,唯应此物最相宜
出处:《赠陶使君求梨》
唐末宋初 · 徐铉
昨宵宴罢醉如泥,惟忆张公大谷梨。
白玉花繁曾缀处,黄金色嫩乍成时。
冷侵肺腑醒偏早,香惹衣襟歇倍迟。
今旦中山方酒渴,唯应此物最相宜。
白玉花繁曾缀处,黄金色嫩乍成时。
冷侵肺腑醒偏早,香惹衣襟歇倍迟。
今旦中山方酒渴,唯应此物最相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宴罢:宴会结束。醉如泥:形容醉得很厉害。
张公大谷梨:指特定产地或有名气的梨。
白玉花繁:形容梨花洁白且繁多。
黄金色嫩:指梨的颜色嫩黄如金。
冷侵肺腑:形容梨的清冷直接入肺。
香惹衣襟:指梨香持久地留在衣服上。
中山:地名,可能指某个地方。
酒渴:口渴需要喝酒。
最相宜:最适合,最适宜。
翻译
昨晚宴会结束后,我醉得像烂泥,只记得张公大谷的梨。那梨花洁白如玉,盛开时繁花似锦,色泽嫩黄,刚刚成熟。
梨的冷气直透心肺,使我醒来特别早,而它的香气却久久留在衣襟上。
今天早上在中山,正口渴思饮,想必只有这梨最适合解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宴会后醉酒醒来,思念张公大谷中的梨子的情景。诗中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和质感,如“白玉花繁”与“黄金色嫩”,生动地展现了梨子的美丽与珍贵。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在清晨酒醒后的渴望,只有这梨子才能 满足他的欲求。
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物品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朋友之情和对生活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以及诗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审美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