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
出处:《咏德诗三首 其二》
魏晋 · 张翼
灵飙起回浪,飞云腾逆鳞。
苟擢南阳秀,固集三造宾。
缅怀结寂夜,味藻咏终晨。
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
眇情寄极眄,萧条独遨神。
相忘东溟里,何晞西潮津。
我崇道无废,长谣想义人。
苟擢南阳秀,固集三造宾。
缅怀结寂夜,味藻咏终晨。
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
眇情寄极眄,萧条独遨神。
相忘东溟里,何晞西潮津。
我崇道无废,长谣想义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道德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句“灵飙起回浪,飞云腾逆鳞”以自然景象起兴,灵风掀起层层波浪,飞云在空中翻腾,象征着内心的波动与外界的纷扰。接着,“苟擢南阳秀,固集三造宾”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南阳之秀指的是人才,三造宾则是指三才之宾,即天地人三者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缅怀结寂夜,味藻咏终晨”则展现了诗人深夜沉思,清晨吟咏的情景,通过品味藻文(藻文指华丽的辞藻),表达对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延伫时无遘,谁与拂流尘”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遇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清除心灵上的尘埃,追求精神的纯净。
后半部分“眇情寄极眄,萧条独遨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情感寄托于辽阔的视野中,独自遨游于精神世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相忘东溟里,何晞西潮津”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如同在大海深处相忘,期待着西潮的滋润。
最后,“我崇道无废,长谣想义人”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诗人推崇道德,追求正义,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不断地吟唱和思考,寻找那些具有高尚品德的人作为榜样。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道德修养和个人精神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