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咄嗟成底事,又伴上林春全文

咄嗟成底事,又伴上林春

出处:《乙酉元日八首
明 · 唐伯元
岭峤云山外,征鸿半假真。
一从郎署后,四见岁华新。
冠盖迎人懒,渔樵入梦频。
咄嗟成底事,又伴上林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与个人经历的感慨。首句“岭峤云山外,征鸿半假真”以岭峤之云山和南飞的大雁起笔,营造出一种辽远而深邃的意境,大雁既是自然界的生物,也象征着迁徙与变化,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流转。

接着,“一从郎署后,四见岁华新”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从进入官场(郎署)开始,经历了四季更迭,岁月如流,四季的更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生命的循环。这里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冠盖迎人懒,渔樵入梦频”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冠盖,指的是官员的服饰,此处可能暗指官场的繁忙与应酬;而“渔樵”,则是隐士生活的象征,与“冠盖”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和自然的向往。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最后,“咄嗟成底事,又伴上林春”两句,诗人发出感叹,似乎在问自己在这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究竟成就了什么。然而,他最终的回答是“又伴上林春”,即又迎来了春天,寓意着无论过去如何,新的一年总是充满希望,生命总是在不断循环中前进。这既是对未来的乐观期待,也是对生命不息的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时间、生命、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