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出处:《感遇诗三十八首 其九》
唐 · 陈子昂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注释
秘元命:隐藏生命奥秘,指深藏不露的智慧或法则。世乱其真:世人扰乱了真实,可能指社会道德沦丧。
嵩公辈:指像嵩山公那样的贤明人物。
诙谲误时人:用戏谑的方式误导世人。
长城:古代中国的防御工事,象征国家防御。
嬴祸:秦始皇的灾难,暗指秦朝的灭亡。
赤精:可能指代某种神秘力量或红色精魂。
子年何救秦:少年时期如何拯救陷入危机的秦国。
去去:离去,离开。
死如麻:形容死亡众多,比喻话多招致不幸。
翻译
圣人隐藏生命奥秘,担忧世人会扰乱其真理。像嵩公这样的贤人,为何用戏谑误导世人。
先天的道理确实美好,混乱和灾祸由谁引发。
长城本为防备胡人侵扰,却导致秦始皇自家的灾难。
红色精魂迷失了汉朝,少年又能如何拯救秦国。
离去的人们如同桃李纷飞,过多的话语只会带来死亡之灾。
鉴赏
此诗深含哲理,探讨的是圣人对世道的关怀与处世之难。在这首诗中,“圣人秘元命”表达了圣贤者对于天地之根本法则的珍视,他们担忧世间纷扰会使原本纯粹的真理受到玷污。接着“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指的是儒家思想中所崇尚的嵩山八宿之士,其教导往往被后人曲解,导致世人迷失方向。
诗人继而赞颂“先天诚为美”,意味着遵循自然法则、保持真诚纯净的心性是最美好的状态。然而“阶乱祸谁因”则反映了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灾难和祸害往往由人自身所引起。
接下来的“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描述的是历史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情况,以及秦朝末年政权的崩溃。这段落通过历史事件,强调了人为的防御设施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则是指星象失常、天道混乱的现象,这在古代文化中往往被视作国家将要倾覆的预兆。诗中的“子年”可能暗指秦朝末年的少年皇帝,其无力回天,无法挽救即将灭亡的秦国。
最后,“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通过对逝去春光与繁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生命易逝的感慨,以及面对死亡时人们纷纷议论却又无能为力的无奈。
整首诗充满着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蕴含着对道德真理的追求与对世间混乱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