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出处:《令狐相公见示新栽蕙兰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唐 · 刘禹锡
上国庭前草,移来汉水浔。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朱门虽易地,玉树有馀阴。
艳彩凝还泛,清香绝复寻。
光华童子佩,柔软美人心。
惜晚含远思,赏幽空独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风中琴。
注释
上国:京城。庭前:庭院中。
移来:移植。
汉水:长江支流。
浔:浔阳,地名。
朱门:豪门贵族。
易地:换了地方。
玉树:比喻美好的事物。
馀阴:剩余的阴凉。
艳彩:鲜艳的色彩。
清香:清新的香气。
光华:光彩。
童子佩:童子佩戴的装饰品。
柔软:触感温柔。
美人心:触动人心。
惜晚:惋惜夜晚。
远思:远方的思绪。
赏幽:欣赏幽深。
空独吟:独自吟唱。
知音者:懂得欣赏的人。
风中琴:如琴声般的景色。
翻译
京城庭院中的草木,被移植到汉水边的浔阳。虽然豪门换了地方,但它们带来的玉树阴凉依旧。
鲜艳的色彩依然凝固,清新的香气难以追寻。
光彩照人的装饰品,如同童子的佩饰,柔软触动人心。
惋惜夜晚,思绪飘向远方,独自欣赏幽深的美景。
我寄语懂得欣赏的人,这如琴声般的景色,请你们倾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幽雅的庭院生活,诗人通过对庭前草木的移植和对汉水之滨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怀念。朱门易地,玉树馀阴,是对高贵生活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
"艳彩凝还泛"和"清香绝复寻"则是对蕙兰之美的赞颂,蕙兰的花色鲜艳但又难以寻觅,象征着高洁而不易亲近的品格。"光华童子佩"和"柔软美人心"更深化了这种意境,通过佩饰与美人的比较,表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情怀。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晚景的惜别和远思,以及在幽静中独自吟咏。最后,诗人借"风中琴"寄语知音者,表达了心灵之间的交流与理解,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情感流露。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庭院生活的描写,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高洁的意境,是诗人个性与情操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