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全文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出处:《南州春色
元 · 汪梅溪
清溪曲,一株梅。
无人偢睬,独立古墙隈。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
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
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
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
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汪梅溪的《南州春色》以梅花为题,描绘了一幅冬去春来的生动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赞美。

“清溪曲,一株梅”,开篇即以清溪和孤梅点明地点与主题,梅树独立于古墙之隈,既显其孤独又寓其高洁。接着,“无人偢睬”一句,强调了梅花的寂寞与不被关注,但紧接着“独立”二字,又赋予了它一种超然的姿态。

“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诗人借梅花表达对春天的渴望与呼唤,即使面对严寒,也坚信春风终将到来,带来生机与希望。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困境中坚持与期待的象征。

“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花傍一阳开”,进一步描绘了梅花在逆境中绽放的情景,即便环境恶劣,梅花依然散发香气,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的“一阳开”暗喻着新生命的开始,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最后,“更待明年首夏,酸心结子,天自栽培。金鼎调羹,仁心犹在,还种取、无限根荄。管取南州春色,都自此中来。”诗人展望未来,期待着来年春天的再次来临,梅花不仅孕育着新的生命,还象征着仁爱与希望的传播。通过“金鼎调羹”这一细节,进一步强化了梅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意义,预示着南州春色将从这里开始,遍及四方。

整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诗中的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是诗人情感与理想的寄托,体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