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全文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明 · 孙蕡
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
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
我昔扁舟恣长往,凌风浩荡烟霞想。
寻幽更欲探神奇,复向罗浮事仙赏。
仙家三十六洞天,罗浮夐与沧洲连。
丹霞射影四山静,群真环佩来翩翩。
蕊珠之峰数千丈,君时与我缘萝上。
水帘直下飞晴虹,万壑天风度流响。
山中刘郎司玉台,仙书授我琅函开。
心如明月炯虚照,身与浮云同去来
此时会合那能再,尘土分飞忽三载。
我行奏赋登金门,君亦乘轺渡淮海。
淮海迢迢烟树深,相思岁晚结愁心。
长风万里碧云远,何由一寄还山吟。
山中洞房春寂寂,山中之人长叹息。
松花酒熟人不归,瑶草春风几回碧。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蕡的《罗浮歌寄洛阳李长史仲修》描绘了罗浮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首句“亭亭西樵峰,宛在南海湄”以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西樵山的挺拔和南海的辽阔,展现了仙境般的景象。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日华丽仙掌,影漾金银池”赞美了阳光照射下的仙人掌和池塘,营造出神秘而绚丽的氛围。

诗人回忆起自己乘舟游览罗浮山的往事,表达了对自然奇观的向往和对仙踪的追寻。“蕊珠之峰数千丈”进一步描绘了山峰的高峻,以及与友人共游的愉快时光。“山中刘郎司玉台”暗指仙人之事,诗人仿佛得到了仙书,心境如明月般清澈。“此时会合那能再”表达了与友人分离的遗憾,以及对彼此思念之情的深切。

最后几句,诗人感叹时空的流转和距离的遥远,“淮海迢迢烟树深”象征着友情的绵长和思念的苦涩。他期盼能将心中的山中生活和情感寄给远方的朋友,然而“何由一寄还山吟”表达了这种愿望的难以实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深深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