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出处:《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 其二》
宋 · 陈著
有意西游万玉峰,往来何事太匆匆。
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
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知心能几片云外,回首应多明月中。
争供粟泥怀太白,终留梨实待兴公。
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
注释
有意:有心。西游:向西游历。
万玉峰:极远的玉峰山。
何事:为何。
太匆匆:过于匆忙。
知心:知己。
片云外:远方的云层之外。
回首:回头看。
明月中:明亮的月光下。
争供:争相提供。
粟泥:小米酒。
太白:指李白,唐代诗人。
兴公:兴公,可能指某位期待的朋友。
若枉:如果徒劳。
诗相问:以诗询问。
丹霞:红色的山霞。
水竹丛:竹林围绕的水边。
翻译
有意去探索遥远的万玉峰,为何来去总是如此匆忙。知心朋友能有几个在云外,回头望去应常见明亮月光。
争着用小米酒怀念李白,始终留下梨子等待兴公的到来。
从今往后,如果有人以诗相询,我便住在丹霞的竹林水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与延庆老若圭游雪窦杖锡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延庆老若圭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之间共享的文人雅趣。首句“有意西游万玉峰”描绘了诗人和友人共同向往的壮丽山水,而“往来何事太匆匆”则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暗示了友情的珍贵和相聚的不易。
“知心能几片云外”进一步强调了知己难得,他们的友情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如同天边的云彩般纯洁。诗人期待在明月夜下回首往事,更增友谊的深厚。“争供粟泥怀太白”借太白之名,表达对才情卓越的李白的仰慕,同时也寓言了他们以诗酒为乐的生活态度。“终留梨实待兴公”则是留下佳酿等待友人来访,体现了对友人的热情款待。
最后两句“从今若枉诗相问,我住丹霞水竹丛”表明诗人愿意在隐逸的丹霞水竹丛中与友人以诗会友,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生活理想,也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文人墨客的风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