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
明 · 胡应麟
曳履南楼兴未终,胡床相对一尊同。
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
绕树参差飞倦鹊,衔芦嘹呖坠征鸿。
更阑竞奏霓裳曲,谁唤嫦娥出海东。
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
绕树参差飞倦鹊,衔芦嘹呖坠征鸿。
更阑竞奏霓裳曲,谁唤嫦娥出海东。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宴饮的场景,诗人胡应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中的氛围与情感。
首联“曳履南楼兴未终,胡床相对一尊同”,开篇即点明了地点与活动,南楼之上,众人欢聚一堂,饮酒作乐,兴致未尽。曳履,形容行走时脚步轻缓,此处借以表现宴会的悠闲与雅致;胡床,古代一种坐具,这里用来形容宾客们围坐一起,气氛融洽。
颔联“霜飞玉宇秋将半,露湿瑶台夜正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景色。玉宇,指天空,霜的飞舞预示着秋天的来临;瑶台,象征高洁美好的地方,露水的湿润则增添了夜晚的清凉与静谧。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不失温馨的氛围。
颈联“绕树参差飞倦鹊,衔芦嘹呖坠征鸿”,转而描写夜空中动物的活动。倦鹊绕树飞翔,征鸿在空中盘旋,通过这些生动的意象,不仅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生机,也暗含了人生的漂泊与归宿的主题。
尾联“更阑竞奏霓裳曲,谁唤嫦娥出海东”,最后以音乐和神话传说收尾。更阑,指夜深人静之时,此时众人仍在演奏美妙的音乐,仿佛时间都为之停留。嫦娥出海东,借用神话故事,寓意着美好与希望,同时也暗示了宴会的欢乐与圆满。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自然景色以及神话传说的描绘,展现了明代文人聚会时的风雅与情趣,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