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疏
出处:《次韵周公谨见寄 其三》
宋 · 马廷鸾
涪翁雪堂仙,分谊故不疏。
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
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馀。
洗髓蹑阆苑,游于物之初。
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
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馀。
洗髓蹑阆苑,游于物之初。
注释
涪翁:指诗人自己或友人。雪堂仙:形容诗人的居所或身份像仙人一样清高。
分谊:友情或交往。
孤芳篇:比喻独特或高雅的作品。
托根:比喻文章或事物的根源。
岂云虚:怎能说是虚假的。
蟠桃实:神话中的仙果,象征长寿和珍贵。
洗髓:道教修炼术语,比喻精神上的净化。
阆苑:传说中的仙人居住的优美仙境。
游于物之初:探索宇宙万物的起源。
翻译
涪翁雪堂仙人,他们的交情本就深厚。他赠予我一篇孤芳自赏的文章,寓意根基并非虚无。
以蟠桃果实作为回报,这美味能延续千年。
我如清洗骨髓般修炼,步入仙境阆苑,探索万物的初始状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马廷鸾的作品,名为《次韵周公谨见寄(其三)》。通过对诗句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到诗人的深邃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先,“涪翁雪堂仙”一句,"涪翁"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道士,"雪堂"则是他居住的地方。这里将其比作仙人,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士超凡脱俗的敬仰之情。
接着,“分谊故不疏”一句,"分谊"意指细致入微的劝说,而“故不疏”则意味着这种劝导并非泛泛而谈。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这位道士教诲的深刻理解和尊崇。
紧接着,“投之孤芳篇,托根岂云虚”两句,"投之"指的是将自己的作品或者情感投掷出去,而“孤芳篇”则是诗人心中的那份独特而珍贵的情感。"托根"意指寄托和依靠,而"岂云虚"则表达了对这份依赖的不确定性。这两句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将自己的情感和作品投向对方,希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但同时也带有一丝不安。
随后,“报以蟠桃实,一尝千载馀”一句,"报以"意味着用某物作为回报,而“蟠桃实”则象征着仙果,寓意珍贵。"一尝"指的是品尝这份珍贵的礼物,而“千载馀”则表达了这种美好和影响将会传承久远。这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这份交流的珍视,以及他希望这种精神上的互动能够跨越时空,留存下来。
最后,“洗髓蹑阆苑,游于物之初”两句,"洗髓"意味着清洁和净化,而“蹑阆苑”则指的是行走在花间。"游于物之初"则表达了一种回到事物本真状态的愿望。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希望通过这种交流,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和回归自然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的赞美以及个人情感的投掷,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交流与共鸣的情怀。马廷鸾在此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妙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