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坛谁复话先登,地下修文注未曾
出处:《挽李司训》
明 · 王佐(汝学
诗坛谁复话先登,地下修文注未曾。
玉树照人翻落寞,金声掷地尚鏦铮。
世无好瑟丝弦断,我为知音肺腑崩。
四十心丧齐下泪,夜窗霏雨洒寒灯。
玉树照人翻落寞,金声掷地尚鏦铮。
世无好瑟丝弦断,我为知音肺腑崩。
四十心丧齐下泪,夜窗霏雨洒寒灯。
鉴赏
这首挽诗《挽李司训》由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厚情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首联“诗坛谁复话先登,地下修文注未曾”以反问的形式开篇,感叹在诗坛上再也无人能与逝者相提并论,表达了对亡友才华与地位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失去这样一位杰出人物的惋惜之情。
颔联“玉树照人翻落寞,金声掷地尚鏦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比作照亮人心的玉树,即使已逝,其影响依然深远,如同金石之声,虽已不再,但回响犹存。这里既赞美了亡友的才华与影响力,也寄托了诗人对其精神永存的信念。
颈联“世无好瑟丝弦断,我为知音肺腑崩”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好瑟丝弦断”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世间的美好事物因亡友的离去而变得残缺不全,同时表达了诗人作为知音的悲痛之情,肺腑之痛难以言表。
尾联“四十心丧齐下泪,夜窗霏雨洒寒灯”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四十岁的心灵遭受丧友之痛,泪水如霏雨般落下,映照着寒灯,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深沉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对亡友才华、影响力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才情消逝的感慨,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