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
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
雁不笺愁,蛩难絮恨,尘满旧琴囊。
朝来鹊噪,邻家夫婿还乡。
犹记帘底牵衣,尊前阁泪,此际怕思量。
病骨天寒无一把,消受薄薄衣裳。
卿自须怜,侬还是福,镜里守容光。
少年过也,不成长恁疏狂。
鉴赏
这首《念奴娇九首(其七)》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深沉的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小楼人去”便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暗示主人公独处小楼,身边已无陪伴之人。接着“是谁教明月,照向空房”,以明月的清辉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月光似乎成了情感的寄托,将主人公的思绪引向远方。
“一夜梅花千里梦,无言独自昏黄”两句,运用了梅花与梦境的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在梦中与远方亲人相聚的愿望,但醒来后却只能面对现实的孤独与黯淡。梅花的开放象征着希望与美好,但在这位主人公心中,却只能化为无尽的思念与哀愁。
“雁不笺愁,蛩难絮恨,尘满旧琴囊”三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内心的痛苦。雁与蛩分别代表了传递消息与诉说心事的使者,但在主人公这里,它们都无法传达或化解心中的愁绪与怨恨。旧琴囊的尘封,象征着往日欢愉时光的逝去,以及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与失落。
“朝来鹊噪,邻家夫婿还乡”两句,通过邻家喜讯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忧伤。朝起时分,喜鹊的鸣叫本应带来吉祥,但对于主人公而言,却是更加深重的孤独感的体现,因为这声音仿佛提醒她,自己所期待的团聚并未到来。
“犹记帘底牵衣,尊前阁泪,此际怕思量”三句,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眷恋与对当前处境的无奈。帘底牵衣的温馨场景与尊前阁泪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病骨天寒无一把,消受薄薄衣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身体与心灵的双重疲惫,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无法得到温暖的慰藉。这里的“一把”既指实际的衣物,也暗喻了对温暖情感的渴望。
“卿自须怜,侬还是福,镜里守容光”三句,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期许与自我安慰。她意识到自己需要自我怜悯,同时也认为自己仍有幸福可寻,即使是在镜中守望自己的容颜,也是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坚持。
最后,“少年过也,不成长恁疏狂”两句,以对过去的回忆结束,提醒自己不应再像年轻时那样放纵,而是要珍惜眼前,面对现实。整首词在深情与理智之间找到了平衡,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又展现了对未来的理性思考。
综上所述,《念奴娇九首(其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在离别与思念中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其对爱情、友情、亲情的深切渴望与对生活态度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