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
出处:《古诗后十九首》
明 · 李攀龙
烛烛芙蓉花,擢擢采兰妇。
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
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
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天采摘兰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她内心的思绪与情感。首句“烛烛芙蓉花”以“芙蓉花”象征女子的美丽与高洁,而“烛烛”二字则营造出一种明亮而温暖的氛围,仿佛是女子内心世界的映照。接下来,“擢擢采兰妇”进一步刻画了女子采摘兰花的动作,凸显其优雅与娴静。
“怀袖忽已盈,馨香谁为有”两句,将女子采摘的兰花比作她怀中和袖中的香气,既表现了兰花的芬芳,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丰富与细腻。这里的“谁为有”,既是对兰花香气来源的疑问,也是对女子内心情感的探寻,引人深思。
“秋草一以萎,此物难独久”则从季节更迭的角度,表达了事物总有消逝之时的主题,同时也暗示了女子青春易逝、美好难长久的感慨。最后,“驰情一水间,无因携素手”表达了女子对远方或不可触及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渴望有人能共享这份美好情感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在秋天采摘兰花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