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伞盖云衣服云,忽若飘拂周大千
出处:《诵普贤行愿品》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昔闻有士黄山巅,讽经报母多岁年。
板阁有客夜投止,声彻三界悲人天。
有时狂风越岭至,咻若有物伏户边。
黑云蜿蜒迸入室,经字俄翳灯难然。
精诚向母愿无尽,虽有异感心不迁。
我今诵经庐山里,冀瘳女疾中悬悬。
天伞盖云衣服云,忽若飘拂周大千。
尘根悠忽少精进,远隔净域犹天泉。
安得诸根箭脱弦,我亦身坐西方莲。
但求漏果世缘重,寸心遥爇香炉烟。
板阁有客夜投止,声彻三界悲人天。
有时狂风越岭至,咻若有物伏户边。
黑云蜿蜒迸入室,经字俄翳灯难然。
精诚向母愿无尽,虽有异感心不迁。
我今诵经庐山里,冀瘳女疾中悬悬。
天伞盖云衣服云,忽若飘拂周大千。
尘根悠忽少精进,远隔净域犹天泉。
安得诸根箭脱弦,我亦身坐西方莲。
但求漏果世缘重,寸心遥爇香炉烟。
鉴赏
这首诗《诵普贤行愿品》由陈曾寿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以佛教信仰为背景,展现了诵经者对母亲的深厚情感与对佛法的虔诚信仰。
诗中开篇描述了一位在黄山之巅修行的士人,他通过诵经来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岁月悠长。接着,诗人想象自己夜晚在板阁投宿时,诵经之声穿透三界,悲悯人间与天界。狂风突至,似乎有异物靠近门户,黑云涌入室内,遮蔽了灯光,但诵经者的精诚之心并未动摇,他对母亲的愿力无穷无尽。
诗人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在庐山诵经,希望以此治愈女儿的疾病,体现了对亲人深切的关怀和对佛法力量的信赖。他想象着佛国世界的景象,如天伞盖般覆盖的云朵,仿佛在周游大千世界。诗人意识到,尘世的烦恼与执着逐渐减少,即使远离清净之地,心中仍怀有对佛国的向往。
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所有根除烦恼,如同箭离弦,自己也能坐于西方莲花之中。他只求在世间缘份中得到解脱,让自己的心意能遥遥地点燃香炉的烟雾,象征着对佛法的追求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佛教信仰的力量,也体现了诗人对亲情、对自我救赎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