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谓幽圜同永夜,天王明鉴说如神
出处:《和紫阳先生韵八首》
明 · 杨爵
省愆终未敢尤人,报国焉知己道真。
肯向遭时存外慕,但须临难致吾身。
拙猷未可轻寒士,迂恤曾何间小臣。
莫谓幽圜同永夜,天王明鉴说如神。
肯向遭时存外慕,但须临难致吾身。
拙猷未可轻寒士,迂恤曾何间小臣。
莫谓幽圜同永夜,天王明鉴说如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爵所作的《和紫阳先生韵八首》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过错的反省与改正的决心,以及对国家与道义的忠诚与坚守。诗人强调了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以身许国,不存外慕,而应尽心尽力,展现自我价值。
“省愆终未敢尤人”,诗人首先反思自己的过失,表示不会将责任推卸给他人,而是勇于承担自己的错误。“报国焉知己道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正确道路的坚持,认为报效国家不仅是外在的行为,更是内心道德的体现。“肯向遭时存外慕,但须临难致吾身”,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在面对困难时,不应有外在的私欲或顾虑,而应勇敢地站出来,以实际行动为国家效力。“拙猷未可轻寒士,迂恤曾何间小臣”,诗人在此赞扬了那些虽不善言辞却能坚守原则的寒士,以及那些在小事上也能体恤他人的小臣,认为他们的品质同样值得尊敬。“莫谓幽圜同永夜,天王明鉴说如神”,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上天公正性的信任,认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上天也会明察秋毫,公正无私。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展现了明代士人积极入世、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