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出处:《宿松门寺》
唐 · 温庭筠
白石青崖世界分,卷帘孤坐对氛氲。
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
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
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白石:白色的石头。青崖:青色的悬崖。
氛氲:雾气弥漫。
禅室:修行的禅房。
春深雪:春天深厚的积雪。
潭上:潭边。
龙堂:寺庙的殿堂。
落月:下落的月亮。
苍凉:清冷、寂寥。
登阁:登上楼阁。
晓钟:清晨的钟声。
隔江:在江的对岸。
西山:西方的山。
经行地:常行走的地方。
漱寒瓶:用冷水漱口以净化心灵。
逐领军:追随先贤的领导。
翻译
白色的石头和青色的悬崖划出了世界的界限,我独自卷起窗帘静坐其中,面对着弥漫的雾气。在深深的春天里,禅房隐于林间,积雪覆盖;夜晚,龙堂之上云雾缭绕。
落月的清冷映照在楼阁之上,拂晓的钟声在江对面摇曳回荡。
这西山曾是我常走的道路,我希望能洗净心灵,追随先贤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林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白石青崖世界分”一句,以宏大的画面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被白石与青崖切割的自然界。紧接着,“卷帘孤坐对氛氲”则透露出诗人独自一人,静坐于帐中,对着外面的迷雾思考,这里“氛氲”的使用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第三、四句“林间禅室春深雪,潭上龙堂夜半云。”表达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诗人在春意盎然的季节中,却仍能见到深山中的积雪,这是对自然力量的一种赞美;而“潭上龙堂夜半云”则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龙堂常与神秘或仙境相关联,此处可谓是一种超凡脱俗的意象。
五、六句“落月苍凉登阁在,晓钟摇荡隔江闻。”诗中的“落月”、“苍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静的氛围;“晓钟摇荡隔江闻”则让人联想到寺庙晨钟的悠扬声响,这种声音在宁静的早晨,穿过水面传递,增添了一份禅意。
最后两句“西山旧是经行地,愿漱寒瓶逐领军。”诗人表达了对往昔行走之地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感,“愿漱寒瓶逐领军”更显示出诗人对于清冷、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远的意境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