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
出处:《赠相士蜀张二诗 其一》
宋 · 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
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
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
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
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
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注释
博古:广博的古代知识。艺:技艺。
相形:相互比较。
论心:考察内心。
司南:古代指示方向的工具,象征道德指南。
辅:辅助。
名教:伦理道德。
左契:古人信物,象征命运起伏。
升沈:升职或沉沦。
好语:美好的话语。
空千纸:堆积如山,形容很多。
行囊:旅行的包裹。
未一簪:没有一根发簪,形容贫穷。
乡关:故乡。
剑阁:地名,剑门关。
雁足:大雁的脚,古代常用来寄托书信。
谩:徒然,白白地。
归音:回家的信息。
翻译
他博学多才,比较中更注重内心司南象征着道德教化,左契预示着人生的起落
美好的话语堆积如山,但行囊中却没有一根发簪
家乡在剑阁之外,期待的大雁却带不回任何消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造所作的《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诗中,诗人赞扬了对方博学多才,不仅在古代知识上有深厚造诣,而且通过观察人心来辅助道德教化。"司南辅名教"比喻张相士凭借智慧指导人们遵循正道,"左契指升沈"则表示他能洞悉人的命运起伏。然而,诗人感叹张相士虽然口才出众,却生活简朴,"好语空千纸"暗示他的智慧并未带来世俗的财富,"行囊未一簪"描绘了他的清贫。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因距离遥远,即使有书信也无法传递回家乡的问候,"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无奈。整首诗赞美了张相士的才智与品格,同时也透露出对人世浮沉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