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陵年少何曾到,三径秋来秪独閒
出处:《送越山隐士》
明 · 王恭
怜君久住在空山,寂寂岩扉昼不关。
落木寒泉青嶂里,素琴孤鹤白云间。
五陵年少何曾到,三径秋来秪独閒。
欲问尘中何事业,青云能有几人还。
落木寒泉青嶂里,素琴孤鹤白云间。
五陵年少何曾到,三径秋来秪独閒。
欲问尘中何事业,青云能有几人还。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送越山隐士》描绘了一位隐居在深山之中的高人形象。首句“怜君久住在空山”,表达了对隐士远离尘嚣、独守清贫生活的深深同情与敬仰。"寂寂岩扉昼不关"进一步描绘了隐士生活环境的宁静和与世隔绝,连白天的门户也常常紧闭。
接下来的两句“落木寒泉青嶂里,素琴孤鹤白云间”通过描绘山中景色——落叶、寒泉、青山、白鹤和素琴,展现了隐士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五陵年少何曾到,三径秋来秪独閒"则以对比手法,写出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弟未曾涉足过这样的隐逸之地,而隐士却在此享受着闲适的秋天。
最后两句“欲问尘中何事业,青云能有几人还”揭示了诗人对尘世功名的反思,隐士的选择似乎暗示了在追求世俗成功的人群中,能够回归自然、淡泊名利者寥寥无几。整首诗赞美了隐士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俗浮华的淡淡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