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
出处:《烂柯山次韵马问庵提学时弃官自闽归徐州》
明 · 黄佐
不将金紫换青山,天阔鸿冥杳莫攀。
折屐何年同胜赏,烂柯当日也知还。
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
高枕未须惊世幻,羲皇元只在人寰。
折屐何年同胜赏,烂柯当日也知还。
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
高枕未须惊世幻,羲皇元只在人寰。
鉴赏
这首诗以烂柯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不将金紫换青山”,直接点明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淡泊态度,宁愿选择与自然和谐共处,而非追求世俗的权力与地位。接着,“天阔鸿冥杳莫攀”一句,描绘了天空广阔,大雁翱翔的景象,隐喻着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折屐何年同胜赏,烂柯当日也知还”两句,运用了“烂柯”的典故,比喻时光流逝,岁月如梭,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回归自然的渴望。这里“胜赏”与“知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
“秦淮岁晚湫龙卧,燕冀群空枥马闲”两句,通过描述秦淮河畔湫龙的沉睡与燕冀之地战马的闲置,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战争与纷扰的厌倦。秦淮河与燕冀之地,分别代表了繁华与战乱,湫龙与枥马的沉寂,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平静与和谐的向往。
最后,“高枕未须惊世幻,羲皇元只在人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清醒认识,认为真正的理想生活并不遥远,它就在人间,无需逃避或幻想。这里的“高枕”寓意着安逸的生活状态,“世幻”则指现实世界的虚妄与变幻无常。诗人通过这句,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回归本真的生活哲学,即在平凡生活中寻找真谛,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