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项家女,千年周家妇
父母业已许,那能不属君。
君今既玉折,女岂独瓦全。
生当愧白日,死当快黄泉。
丹旐从东去,素旐从西来。
两旐东西合,缠绵不得开。
黄蘖化为松,那知苦中久。
十六项家女,千年周家妇。
君面女不知,女心君应得。
不似郤家儿,仓舒浑未识。
团栾女贞树,煜若银河洗。
不似韩凭木,将情作连理。
伯夷岂殷民,为殷表君臣。
首阳一抔土,万古归其仁。
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结为金与石,融为冰与霜。
鉴赏
这首诗名为《周郎蚤夭项女未适而死殉之合葬于周》,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诗中描绘了周郎早逝,项女未能婚配便追随而去,两人合葬的情景,充满了哀婉与深情。
诗的开头以“君是岐路人,女是父母身”起笔,将周郎与项女的关系置于命运的十字路口,暗示了两人命运的交织与纠葛。接着,“父母业已许,那能不属君”表达了父母对这段关系的认可与安排,然而命运却让这段感情遭遇了不幸。
“君今既玉折,女岂独瓦全”一句,以玉折和瓦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周郎的早逝和项女的孤独,同时也暗示了两人虽不能共度余生,但心灵的契合如同玉石般珍贵。接下来的“生当愧白日,死当快黄泉”,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死亡的坦然接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死的深刻思考。
“丹旐从东去,素旐从西来。两旐东西合,缠绵不得开”描绘了两人合葬的场景,丹旐和素旐分别代表了生前的热烈与逝后的宁静,它们东西相合,象征着两人灵魂的交融与永恒的陪伴。
“黄蘖化为松,那知苦中久”以黄蘖化为松树的比喻,寓意着虽然经历了痛苦,但最终能够成长为坚强的象征,展现出生命的韧性与希望。
“十六项家女,千年周家妇。君面女不知,女心君应得”通过对比项女的身份与地位,强调了她对周郎深沉的情感,即使在生前未能成为他的妻子,但在死后,她的心意得到了实现。
“不似郤家儿,仓舒浑未识”与上文形成对比,强调了项女与周郎之间情感的深厚与独特,不同于其他人的关系。
“团栾女贞树,煜若银河洗。不似韩凭木,将情作连理”通过女贞树与银河的比喻,展现了项女与周郎之间情感的纯洁与美好,如同银河般璀璨,不同于韩凭木的连理枝,更显其独特与珍贵。
“伯夷岂殷民,为殷表君臣。首阳一抔土,万古归其仁”引用历史典故,将周郎与项女的关系提升至道德与精神的高度,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赞美。
最后,“我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结为金与石,融为冰与霜”表达了诗人对这段爱情故事的感慨与思考,以及对两人永恒情感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周郎与项女爱情故事的描绘,展现了对生死、爱情、道德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