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虚已悟超千劫,音响依然会九成
出处:《辰溪钟鼓洞用王文成公韵》
明 · 卢龙云
广乐钧天来洞野,碧岩犹带鼓钟声。
空虚已悟超千劫,音响依然会九成。
风景流年容易度,山河举目未全更。
不因世路惊夷险,九折羊肠亦自平。
空虚已悟超千劫,音响依然会九成。
风景流年容易度,山河举目未全更。
不因世路惊夷险,九折羊肠亦自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辰溪钟鼓洞的自然景观与历史遗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首句“广乐钧天来洞野”,以“广乐”形容洞穴中传来的音乐如同天籁之音,从广阔的天空降临至洞野之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接着,“碧岩犹带鼓钟声”进一步描绘了岩石上仿佛还回荡着古老的钟鼓之声,将自然与历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空虚已悟超千劫,音响依然会九成”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空灵与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空虚并非真正的空无,而是超越了千年的时光,音响虽已远去,但其回响仍然在心中激荡,如同九成之音,久久不散。
“风景流年容易度,山河举目未全更”则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感慨。风景易逝,山河依旧,岁月流转,但自然之美永恒不变。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
最后,“不因世路惊夷险,九折羊肠亦自平”一句,诗人以九折羊肠之路比喻人生的艰难曲折,但只要心境平和,即使面对世间的险阻,也能坦然处之,展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辰溪钟鼓洞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历史文化的深邃,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