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全文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宋 · 苏轼
白发相望两故人,眼看时事几番新。
曲无和者应思郢,论少卑之且借秦
岁恶诗人无好语,夜长鳏守向谁亲。
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

翻译

两位老友相对白发,眼见世事变化无常。
无人应和的曲调,让人想起郢都的哀愁,讨论中少有谦逊,暂且借力于秦国的典故。
年景不好,诗人们找不到美好的言辞,孤独的夜晚,守夜人又能向谁倾诉?
我少思考多睡眠,无人能及,鼾声如雷,震动四邻。

注释

白发:形容年老的头发。
故人:老朋友。
时事:世间的变化。
几番新:多次更新。
和者:应和的人。
思郢:引用楚国郢都的典故,表达孤寂或哀愁。
卑之:指自己的谦虚。
借秦:借秦国的典故来说明需要借助外力。
岁恶:年景不好,比喻社会环境艰难。
好语:美好的言辞。
鳏守:守夜人,单身无偶。
亲:亲近的人。
少思:少有思考。
多睡:经常睡觉。
鼻息雷鸣:打鼾声音大。
撼四邻:震动周围的邻居。

鉴赏

这是一首表达深沉哀愁和对时事变迁的感慨之情的诗。开篇即以“白发相望两故人”勾勒出岁月流逝、人事沧桑的情景,接着“眼看时事几番新”则表明世事更替迅速,不断有新的变化发生。

“曲无和者应思郢”一句中,“曲无和”可能指的是没有志同道合之人,而“应思郢”则是在提醒自己应该思考古代郢城的故事,郢城在历史上多次易主,这里或许是希望通过历史借鉴来对待现实中的困境。紧接着,“论少卑之且借秦”一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于身处低微地位,甚至需要借助他人力量的情形。

“岁恶诗人无好语”则是说在不好的年华里,即便是诗人也难以找到美好的言辞。紧随其后的“夜长鳏守向谁亲”一句,通过描绘夜晚的漫长和孤独,以及寻找知音的渴望,抒发了作者内心的寂寞与对理解者的渴求。

最后两句,“少思多睡无如我,鼻息雷鸣撼四邻”则是表达一种极度的疲惫和对现实的逃避心理。诗人通过自己的身体状态来反映心灵深处的不宁与不安,甚至连呼吸的声音都像雷鸣一样震撼着周围环境,形象地展现了内心的动荡。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借古,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时代变迁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当时社会中的孤立无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