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同和大乐流,水山依律间镛銶
出处:《过石钟绝句》
明 · 郭之奇
天地同和大乐流,水山依律间镛銶。
清朝洗耳求清奏,肯让苏髯夜半舟。
清朝洗耳求清奏,肯让苏髯夜半舟。
鉴赏
这首诗《过石钟绝句》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其独特的视角与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和谐与道德修养的追求。
首句“天地同和大乐流”,开篇即以天地间的和谐之美为背景,将自然界的音乐比喻为大乐之流,暗示了宇宙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以及大自然自身所蕴含的美妙旋律。这种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和谐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次句“水山依律间镛銶”,进一步描绘了山水之间和谐共生的景象。镛銶,古代乐器,此处用来形容水声与山色相映成趣,如同音乐般和谐悦耳。这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含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第三句“清朝洗耳求清奏”,运用了“洗耳”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渴望倾听清正之声,追求道德上的纯净与高洁。这里的“清奏”既指自然界的和谐之音,也象征着高尚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道德修养的重视与追求。
最后一句“肯让苏髯夜半舟”,以苏髯(苏轼)的故事为引,意在强调即使在夜晚,也要坚守道德原则,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苏轼曾在夜半时分乘舟前往友人家,途中偶遇风雨,但他坚持前行,最终到达目的地。此句寓意诗人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要坚守道德底线,不妥协,不退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道德修养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与高尚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