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出处:《答黄汝弘山中见寄》
明 · 黎民表
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一径初栽菊,诸生已赐麻。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
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
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
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
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诗《答黄汝弘山中见寄》表达了诗人宦游生涯中的复杂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联“宦游心不惬,早岁即还家”直接揭示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家乡的眷恋,早年就有归隐之意。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归隐后的田园生活,种菊、授徒,显示出诗人淡泊名利的志趣。
“赋能轻季雅,经独重侯芭”运用典故,表明自己更看重的是个人修养与学问,而非世俗的权位。“讵意跻金马,今将遁玉华”则表达了出人意料地被提拔入仕,但诗人却选择远离尘世,追求仙道的生活。“监河能贷粟,中散解餐霞”借典故表达对清贫生活的安然态度,以及对仙人般自由生活的向往。
“昔枉丘中赠,思余海上槎”回忆朋友的馈赠,表达感激之情,同时流露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沧波分水曲,明月共天涯”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广阔的画面,诗人与友人虽相隔遥远,但共享同一轮明月,情感相通。
最后,“待访曹溪日,幽岩觅桂花”预告了诗人期待有一天能去曹溪(佛教圣地)寻找禅意,再到幽岩寻觅桂花,寓意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自然的宁静,进一步强化了归隐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取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