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出处:《晚到湖口见庐山作呈诸故人》
唐 · 吴筠
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
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
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
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
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
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
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
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
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
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
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
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
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
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夜舟:夜晚行驶的小船。湖口:湖的入口处。
庐山:中国著名山脉,位于江西九江市南郊。
高高标:指山峰高耸的样子。
横天:横跨天空。
隐隐:隐约,模糊不清。
峻极:极其险峻。
石镜:传说中能照见晨光的石头,此处或指庐山的石镜峰。
晨晖:早晨的阳光。
垆烟:垆即酒店前的土台子,这里代指人家,垆烟指人家的炊烟。
寒色:寒冷的颜色,这里形容炊烟带有一种清冷的色调。
旅泊:旅途中的停泊、休息。
休暇:休息的时间。
归心:渴望回家的心情。
隮陟:上升,这里比喻心情趋向于归家的方向。
虚名:空洞无实的名声。
累:负担,累赘。
辞逸域:离开安逸的地方。
良愿:美好的愿望。
道不违:与道路、方向不违背。
幽襟:内心深处的情感。
果兹得:果然得到这样的心境或环境。
故人:老朋友。
云峤:云雾缭绕的山岭。
乃复:竟然又。
同晏息:一同安歇、休息。
鸿飞:大雁飞翔。
青冥:深蓝色的天空,常用来形容高远的天空。
虞氏:指古代的虞舜,以仁德著称。
缯弋:用丝绳系箭射鸟,这里泛指狩猎。
翻译
夜晚小船到达湖口,渐渐靠近庐山一侧。山峰高高横跨天际,隐约可见其峻峭至极。
石镜在清晨展现出光辉,垆边的炊烟凝聚着寒意的色彩。
旅途停泊即将休息,归家之心已开始攀登。
长久以来空虚的名声成为累赘,让我想要离开这喧嚣之地。
美好的愿望与道路并不相违,我内心的确得到了这份宁静。
老朋友在云雾缭绕的山岭,竟然又能一同安歇。
大雁飞入深蓝的天空,虞舜时代已停止了捕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乘舟抵达湖口,靠近庐山时的景象。开篇"夜舟达湖口,渐近庐山侧",便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接下来的"高高标横天,隐隐何峻极",通过对庐山雄伟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感慨。
诗中的"石镜启晨晖,垆烟凝寒色"一句,用石镜比喻水面在朝阳下的清澈,更添了一份静谧。"旅泊将休暇,归心已隮陟"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与期待。
而"虚名久为累,使我辞逸域"一句,似乎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缰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紧接着"良愿道不违,幽襟果兹得",则是诗人对于保持纯洁本性的坚守。
最后,"故人在云峤,乃复同晏息"表达了诗人与旧友共度时光的情景,而"鸿飞入青冥,虞氏罢缯弋"则是对远古虞氏先民的追思,以及对渔猎生活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境幽深,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