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全文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出处:《送黄颇归袁
唐 · 姚鹄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拼音版原文

juànliánzàizuìxiāngkǒngménduōliànfēnxíng
wénzhāngshēngjiàcóngláizhòng

xiāohànchéngcháng
chùtīngyuánlínwàn宿yīnyuèzhìsānxiāng

fēngruòshàngyìngxiāngtóngguòhuìyuǎnfáng

注释

倦:厌倦。
连期:连续的聚会。
孔门:指孔子的门徒,儒家学派。
声价:声誉和价值。
霄汉:天空,这里比喻高远的目标。
炉峰:可能指名胜之地,也可能暗指某人的居所。
惠远房:可能指某个著名僧人或文人住所,如佛教中的惠远大师。

翻译

不要厌倦连续的聚会于醉乡,孔子门徒常有深情厚谊。
自古以来,文章的价值就很高,这次的旅程就像登天一样漫长。
在何处能听到猿猴的哀鸣,沿着千山万壑?又会在多少个夜晚因月色而逗留在湘江边。
如果登上炉峰,你应该会想起我,可惜不能一同拜访惠远大师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姚鹄所作,名为《送黄颇归袁》。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惜别之情和对文章声价的重视。

"莫倦连期在醉乡,孔门多恋惜分行。"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们聚会时的欢乐景象,以及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勉励、珍惜每一次的分离。"醉乡"比喻人们在快乐和友情中忘却烦恼,而"孔门"则指向儒家学派,强调了文人之间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

"文章声价从来重,霄汉途程此去长。"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文学创作的尊崇,以及对于友人归去路途遥远的感慨。"文章声价"指的是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声望,而"霄汉途程"则形容归家的道路艰辛且漫长。

"何处听猿临万壑,几宿因月滞三湘。" 这两句通过听猿啼鸣的声音来表达对朋友离别的哀愁,以及因为月光而延缓行程的意境。"何处"表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相见时机的不确定性,而"几宿因月滞三湘"则描绘出夜晚因月色而停留,增加了离别的情感深度。

"炉峰若上应相忆,不得同过惠远房。"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共同经历的回忆,以及未能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炉峰若上"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而"不得同过惠远房"则表明了无法与朋友一起享受那份宁静和愉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友情和学问的重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境。